第四届中国固废处理与生态材料学术与技术交流会召开

2021-10-22 19:59:48

1.jpg

图为会议现场。

由中国硅酸盐学会主办,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与生态材料分会(以下简称固废分会)、武汉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承办的第四届中国固废处理与生态材料学术与技术交流会近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会议以“固废高效利用,减碳绿色发展”为主题,围绕固废产业发展现状、综合利用技术突破、固废处置为生态材料及产业链延伸等展开探讨。


中国硅酸盐学会理事长高瑞平在致辞中强调了固废领域的发展对国家“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性;并鼓励与会嘉宾在会议期间多交流观点,为我国固废基础理论研究和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晋占平介绍了中国硅酸盐学会和固废分会的相关背景及发展情况,并希望通过此次会议推进固废无害化、资源化高效利用、生态材料制备与高效转化领域的积极发展;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王发洲介绍了学校发展情况和学科建设情况,并指出,强化大宗固废的合理和高效利用,不但能有效缓解环保问题,而且对于保障资源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建设科技出版社、《中国建材报》社社长张立君在发言中强调了固废利用转化的重要性,呼吁践行“让世间无废、让中国更美”理念。并表示,传媒也是科技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助力产业科技进步,推动固废处置高质量发展。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刘波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与矿物深加工技术、工矿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等领域所做的工作及研究成果。同时,他表示,学校将继续支持固废分会有效开展工作,积极搭建交流协作平台,共同开展固废资源化基础理论研究和生产技术创新,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推动固废处理及减碳降耗产学研深度合作。


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与生态材料分会理事长、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王栋民简述了固废分会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并表示“第二届理事会将继续加强固废与生态材料领域的学术交流、人才推荐、国际合作和产学研合作”。同时,王栋民在题为《煤基固废制备绿色建材的研究与应用》的报告中,对数量巨大、利用率尚低的煤矸石和研究应用较少的煤气化渣进行了阐述,并对其产出、组成、结构和特性等进行了系统分析。


会上,来自国内外11位知名专家学者作了主旨学术报告。武汉理工大学教授胡曙光在《绿色低碳水泥与固废资源利用》报告中围绕固废制备水泥工艺协同低碳减排,提供了覆盖水泥生产、材料制备与产品质量全链条的系统性碳减排技术方案,并结合固废资源实际,提出了利用固废特性发挥碳减排作用的技术路径;中国建材集团科技部主任郅晓在《我国建材产业碳达峰、碳中和技术路径研究》报告中强调,建材行业碳排放量占主要工业碳排放量35%,熟料煅烧过程的全氧燃烧技术是最经济的碳捕集手段;东南大学教授张亚梅在《3D打印混凝土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报告中从3D打印混凝土设计、打印环境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等方面,对3D打印混凝土领域的发展进行了解读,并指出“近年来混凝土3D打印建造技术因其免模板、省人工、设计自由度大等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


中国建材报记者:张玲玲

责编:孔文雄 庞越峰

校对:张健

监审:王怡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