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倡议的力量在哪里?
■简 宣
本报日前与中国绝热节能材料协会等在报社召集了一个关于外墙外保温问题的研讨会,这个会议是此前持续1年多时间由“禁用岩棉是否可行”而引发的相关讨论的阶段性会议,会议的成果是发布了一个推进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高质量生产与标准化应用的倡议书。
发起倡议是一种很好的推动有关方面工作的形式。倡议因为不具有约束性,所以采用发起倡议的组织可以是政府机构,可以是协会等中介组织,也可以是媒体,还可以是企业,甚至于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个人也可以联合起来发出倡议。
发起的倡议首先是要立足于普遍性原则。倡议的内容要立足于被倡议对象的一般情况和面临的共性问题,倡议大家一起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或者共识,倡议的内容是被倡议对象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
发起的倡议同时还要遵行先进性原则。要立足目标导向,倡议相关对象向先进看齐,通过大家一起解决共性问题去达到更高的目标准求。倡议不能因为缺乏约束性而流于一般的形式上号召,具有鲜明的导向性是倡议的主要力量表现之一。
倡议代表着共识,但是倡议的最终力量如何,还是要看发出倡议的组织事后能否持续推进有关倡议内容的落地,能否达成倡议的目标导向。
就自身的社会定位和社会职责而言,协会或者媒体都可以选择用好倡议这种形式来引导、推动产业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并以此深入我们的工作。
责编:张文斋
校对:张健
监审:韩凤凤
热门排行榜
联系我们
建材报微信公众号 |
建材报小程序 |
电话:010—57811387(办公室) 邮箱:zgjcbzbs@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