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喜迎二十大 | 以“绿”为先 铺就“富强”路——福建省富强石材有限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纪实

2022-09-20 09:49:46


■孙一凡

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福建省富强石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强石材)坚定建设绿色矿山的发展方向。从最初的朴素想法,到克服困难持续投入,富强石材凭借多年的不懈努力在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骄人的业绩,2020年,被自然资源部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

回首来路,不忘初心。十几年来,富强石材坚持“为党和政府分忧,为贫困百姓解难”的宗旨理念,坚持“拾遗补缺、量力而行”的务实基调,主动担当作为,在产业扶贫、助学扶贫、慈善公益、抗击疫情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

a6258672-4319-4733-bfc3-8510e051ea15.jpg

矿山种树复绿  李良渊/供图

青山常在 绿水长流

这是一座先后累计投入上亿元打造的绿色石材矿山,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为一体,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成为当地的“网红打卡点”。

富强石材董事长彭宜斌说:“要在建宁开矿,就必须高度重视环保问题,保护好生态。”为坚守环境底线,打破大众眼中花岗岩矿山“脏、乱、杂”的观念,富强石材聘请专家,对矿山进行了整体规划,将开采区、植被恢复区、办公区、生活区一一分开,确保做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尽可能消除一切存在的安全隐患。

“环境保护就是生命线,既然在做,就别让自己留下遗憾。”富强石材老员工回忆,10多年来开春种树的传统,正是彭宜斌提出并坚持下来的。他们杜绝从矿山正面倒渣,而是将所有废渣集中堆放,再将泥土覆盖在表面,每年春节后复工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废渣场种树。迄今为止,他们种下的树苗超过80万棵,矿山复绿的部分早已和附近的原始生态林融为一体。

在污水处理方面,富强石材已探索出一套成熟的体系。矿山投资2000万元,在半山腰处建成了一座集3套污水处理系统于一身的综合性矿山污水处理站,总容积量达到4500立方米。矿山正面底部建设拦水坝,天然水从上一个拦水坝经过管道排送至污水处理站下游,矿山生产污水在下一个拦水坝汇聚,再通过管道输送至污水处理站,实现水污分离,污水零排放。目前,矿山污水处理能力为2300吨/天,完全能够满足矿山作业时840吨/天的废水量,真正实现“绿水长流”。

变废为宝 绿色升级

中国石材协会秘书长孙卫星认为,石材产业是对天然资源的直接开发利用,从产业链来看,可以做到“吃干榨尽”,几乎全部可以利用,最适宜发展循环经济。

e2b4a942-6971-4ef6-9980-ce600eb8cf46.jpg

富强石材绿色矿山秀丽风景  李良渊/供图

初次到来者,都惊讶于富强石材十几年来堆存的尾矿居然“蒸发”了。不同于传统的堆放处理方式,为将矿山尾矿变废为宝,富强石材投资3000万元建设碎石场,引进大型碎石设备,将采矿和加工产生的废石、废渣制成机制砂和加气砖。碎石场每天可生产5000立方米的碎石,被广泛用于铁路、高速和民房等基础建设上,更好地还建宁以绿水青山。

作为绿色矿山建设的先行者,彭宜斌表示:“矿石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为适应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开采的同时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基于此,“闵地之母”大型文化旅游主题公园项目顺势而生。人工瀑布、环山漫步、索道飞翔、农事体验、产品展示、生产过程体验等项目的诞生,见证了富强石材“矿区变景区”绿色转型升级的信心与决心。

“五帮五送” 扶贫助学

情系贫困村,情系贫困户。多年来,富强石材聚焦精准扶贫、捐资助学、修桥铺路等公益事业,因户制宜,通过“帮就业、送岗位”“帮兜底、送保障”“帮教育、送温暖”“帮村财、送增收”“帮长效、送基金”的“五帮五送”,全面开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切实为民众谋福祉。

黄岭村、修竹村是均口镇的原贫困村。为了提高村财增收渠道,富强石材与村“两委”共同挖掘村财增收项目,签署帮扶协议,分别支持黄岭村、修竹村每年村财3万元、1.5万元。经过多年帮扶,黄岭村的村财由2014年的年收入9万元提高到2021年的25万元,修竹村则由2014年的年收入12万元提高到2019年的30万元,成功实现脱贫摘帽。

利用属地优势,富强石材还积极开展“家门口扶贫就业”工程,为当地百姓提供诸多工作岗位,就业收入也成为贫困户家庭收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8年,均口镇成立“均口镇富强扶贫开发基金会”,富强石材现场捐赠500万元,采取“企业+基金会+贫困户+贫困村”模式,用于购买店面2000平方米,返租给乐惠购生鲜超市,每年的收益重点用于贫困户困难学子、因病支出较大等帮扶资金及贫困村村财增收。同时,富强石材多次向福建省扶贫基金会、福建省乡村振兴基金会捐赠200余万元,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镇振兴发展。

教育帮扶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富强石材每年拿出专项资金资助20名困难大学生,现已惠及400多名学子;出资46万余元用于均口小学购买22套“班班通”,保障基本教学;向建宁县均口镇台田小学捐赠35.5万元修建教学楼;先后向建宁县教育局、建宁县闽江源教育发展基金会、安福县红十字会捐赠250余万元……

2019年,富强石材获得了“福建省‘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称号。回顾“五帮五送”,彭宜斌有感而发:“我希望企业的这点爱心,能够成为星星之火,让贫困户看到脱贫的希望。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带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助力全社会高质量均衡发展。”

携手共进 抗击疫情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在建宁县工商联(总商会)与县红十字的组织倡议下,一支由民营企业家、商会组织组成的疫情阻击战小分队积极奔走,源源不断地为一线工作人员提供物资、资金的援助,并加入一线,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发挥了重要作用。富强石材作为县总商会副主席企业,向建宁县捐赠现金10万元;定向捐赠湖北省黄冈市价值10万元医用急需物资;定向捐赠建宁县3万只口罩,总价值9万元。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明显成果之后,富强石材一方面在建宁县委、县政府迅速组织推进当地企业复工节奏的情况下,做好自身防疫,通过上级验收,有序开展复工复产工作,为国家基础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另一方面,积极投身于社会抗疫工作,为当地政府捐赠防疫医用口罩、捐款等,为疫情严重地区捐赠各类资金累计达50万元。

富强石材2020年荣获由三明市人民政府颁发的“防疫工作突出贡献”荣誉,2021年荣获由福建省工商业联合会、福建省光彩事业促进会颁发的“福建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民营企业”称号。

回首十余年来的发展,彭宜斌感概:“我要对得起建宁的生态,对得起建宁的15万居民,更要对得起当地政府和百姓对富强石材的信任。”未来,富强石材将继续用实际行动回报建宁这片红色热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a8899ddb-eaa3-4a26-831b-9b23e67c9bb1.jpg

石材应用是一门艺术,选材和设计是石材应用的前提,加工和安装是石材应用的关键,维护和保养是石材应用的延续,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

《石材装饰装修与使用指南》主要介绍了石材行业现状、石材商业分类与鉴别、石材产品类型与技术要求、石材的选择与设计、石材加工工艺、石材施工与安装、石材应用护理、石材工程验收、石材保养与维护等方面的知识,是行业内技术和经验的积累,也充分借鉴了国外先进的技术内容。

d479a400-b6ae-4a9e-8fb1-68e826801dcc.jpg

购买链接